在历练中成长
——参加第五届全国中小学数学建模研讨会有感
孙伯镇中心小学 贺云玲
“第五届全国中小学数学建模研讨会”于2014年11月2日--4日在山东省莱芜市召开。我有幸参会。会议议程有专家报告、教材解读、观摩课、说课与论文评选,为时两天半。
大会由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育研究发展中心主任方运加,全国著名数学建模专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马雪松,山东省教育厅教材中心副主任李红婷博士分别作了精彩的专家报告。莱芜市第二实验小学校长任维勤、莱芜市陈毅中学校长郑希刚、莱城区牛泉镇中心小学校长吴志刚、章丘市道通实验学校校长康殿仲分别进行了经验交流。青岛市普通教育教研室专家刘仍轩老师针对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做了解读与培训。专家们报告既有丰厚的理论,又有大量形象、生动、鲜活的实例论证,与大家分享了他们对数学建模的研究成果,对广大一线中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让老师意识到了不会建模就不会科研,不会用模就不会生活。报告是短暂的,回味却是长久的。
优秀教师的说课、示范课,这些都让我更好的领会了“数学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会为教师们提供了167节小学优秀建模教学观摩课,它们涉及了数学教学中的各个建模点。各位执教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呈现了多姿多彩的课堂教学。老师对如何有效帮助学生在数学课堂当中构建数学模型把握得当,与学生们沟通亲切自然,孩子们的思维此起彼伏,印象深刻。
数学是一门关于模型的科学,数学无处不在,模型到处都有。我深深地感受到建模是数学的灵魂,是数学与生俱来的主要活动。
我沉浸在优秀教师一节节精心准备的课中,精心设计切合学生思维发展线索的教学活动,感受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观摩学习的这几天,我的心灵都被深深地震撼着:每位教师都展示着自己的教学风格,演绎着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它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本来枯燥的数学课,在优秀教师们的课堂上竟演绎得这么有趣,耐人寻味……
总之,通过本次莱芜之行的学习观摩活动,让我收获到了很多很多……在感受别人的课堂带给我的精彩同时,也在思考着自己的教学,“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好课多磨……
评论